12月3日,教育部、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发布《200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统计报告》,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校办产业以年业务收入超过60亿元排名全国高校第三,利润总额排名全国高校第六。
根据统计报告,以收入情况看,2009年校办产业收入总额排名前十的高校是:北京大学(530.9亿元)、清华大学(308.6亿元)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东北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山东大学。从利润总额看,领衔的同样是北大、清华的校办产业,位列其后的是东北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北京外国语大学、山东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。北大方正2009年的收入总额为485.6亿元,利润总额22.4亿元,处于遥遥领先地位。排名前20位的校办企业名单上,大多数是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力量为“靠山”的高科技类企业,如北大方正、清华同方、东软集团、华工科技等;还有部分是建筑设计和装饰类企业,如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;其余大部分为高校出版社。另外还有少数房地产企业也出现在名单上,如上海交大南洋房地产(集团)有限公司。
近年来,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学校产业紧紧围绕教学、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,科学谋划产业布局,深化企业改革,规范企业管理,管控经营风险,在企业发展、经济效益、人员培训以及服务学校教学、科研中心任务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成绩。截至2009年底,学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,新型的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基本确立,非公司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全部完成。直接投资的全资、控股企业16家,直接投资的参股企业11家,经营范围涉及石油加工、石油化工、精细化工、出版印刷、机电装备、汽车销售维修、工程技术服务、教育、餐饮管理、工程设计等领域,形成了骨干企业突出的六大产业板块(或集团)。资产总额31亿多元,其中净资产逾10亿元,年业务收入超过60亿元。
学校产业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任务,“十一五”期间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各类横向科研项目85项,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项,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,863子课题1项、国家专项经费自主设置课题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、全国博士后基金2项、省部级基金5项,组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,申报专利16项。服务教学中心工作一直是学校产业重点工作之一。截至2009年底,学校产业四年间共接收2万多名大学生实习,完成148万个实习工时,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,指导的大学生获全国“挑战杯”竞赛一等奖
根据统计报告,以收入情况看,2009年校办产业收入总额排名前十的高校是:北京大学(530.9亿元)、清华大学(308.6亿元)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东北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山东大学。从利润总额看,领衔的同样是北大、清华的校办产业,位列其后的是东北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北京外国语大学、山东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。北大方正2009年的收入总额为485.6亿元,利润总额22.4亿元,处于遥遥领先地位。排名前20位的校办企业名单上,大多数是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力量为“靠山”的高科技类企业,如北大方正、清华同方、东软集团、华工科技等;还有部分是建筑设计和装饰类企业,如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;其余大部分为高校出版社。另外还有少数房地产企业也出现在名单上,如上海交大南洋房地产(集团)有限公司。
近年来,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学校产业紧紧围绕教学、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,科学谋划产业布局,深化企业改革,规范企业管理,管控经营风险,在企业发展、经济效益、人员培训以及服务学校教学、科研中心任务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成绩。截至2009年底,学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,新型的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基本确立,非公司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全部完成。直接投资的全资、控股企业16家,直接投资的参股企业11家,经营范围涉及石油加工、石油化工、精细化工、出版印刷、机电装备、汽车销售维修、工程技术服务、教育、餐饮管理、工程设计等领域,形成了骨干企业突出的六大产业板块(或集团)。资产总额31亿多元,其中净资产逾10亿元,年业务收入超过60亿元。
学校产业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任务,“十一五”期间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各类横向科研项目85项,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项,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,863子课题1项、国家专项经费自主设置课题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、全国博士后基金2项、省部级基金5项,组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,申报专利16项。服务教学中心工作一直是学校产业重点工作之一。截至2009年底,学校产业四年间共接收2万多名大学生实习,完成148万个实习工时,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,指导的大学生获全国“挑战杯”竞赛一等奖